我们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欢迎金砖国家积极参与。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的讲话

当前位置:课程培训 > 合作伙伴 >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布时间:2022-08-29 15:48:57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我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入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唯一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的高校。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历史传统,多年来与金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高校和机构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1.人才培养上,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别奖、中巴科学无国界奖学金项目、中国人文交流奖学金专项、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校际交流项目、自费等形式,累计培养901名俄罗斯留学生、9名巴西留学生、5名印度留学生、4名南非留学生;通过联合培养项目,累计选派140余名本科生赴俄罗斯攻读学位。2021年,完成了第二届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合作大赛分赛区赛事承办工作。

2.师资队伍上,学校现有7名在俄罗斯取得学位后回校工作的教师,4名俄罗斯籍教师;十三五期间,累计211名俄罗斯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长期合作研究,我校共有241名教学科研人员赴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多边人员往来,为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

3.学术交流上,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等26所知名高校和马林内特海洋行业中心等23所机构开展了密切的学术交流。2018年,我校和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推动我校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北方(北极)联邦大学、远东联邦大学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开展全方位科研合作、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建立国际智库、国际产学研用创新基地等内容纳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工业合作分委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纪要。

4.科研合作上,我校目前与俄罗斯高校在船舶工程、能源、材料、力学、人工智能、海洋信息、通信等领域开展了71项联合科研项目,其中与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共同建立的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获批为科技部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学校倡导建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ICNAME)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巴西、印度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

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建设框架,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扩大与金砖及“金砖+”国际的合作交流,促进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下一步,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在前期合作基础上,紧密结合我校优势,依据各方发展需求契合点,继续开展对金砖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奖学金等项目,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开展赴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开展对俄合作交流提供人才储备。

2.充分发挥我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极地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发展优势,瞄准“海上丝路”、“北极航道”等需求,与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等大学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研究。

3.促进双边学术交流,开展联合实验室建设,持续引进金砖国家优秀青年人才,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工作,推动双边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上一篇: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下一篇: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9层,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领事馆路1号银领中心A栋9层

  • 邮箱

    brics@cietc.org.cn

  • 电话

    010-68207921

友情链接: 绿色金砖公共服务平台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指导单位:金砖创新基地理事会、金砖创新基地战略咨询委员会 主办单位:金砖创新基地产业创新联盟人才工作委员会(筹) © Copyright 金砖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平台 丨 京ICP备18024888号-12